返回第108节  狐珠子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最近几个月的京城好像一下安定下来了,大家都过着平静的小日子,街坊邻居谈论的也都是东家长西家短,而不再是宫廷那些秘辛。

在这种平静中,郊区的农业悄悄发展起来,灌溉渠道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一步步完善,已有大片农区吃到了这项红利,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。

安王的大棚能生产四个季节的蔬菜,即使冬天也能吃上胡瓜豆类等。

现在全京城都知道安王的本事,到处都在传安王有神仙相助,得了天书,帮助老百姓吃上了饭。

在这个信奉鬼神祭祀的时代,大部分人都信这种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迷信,民间把安王传得更神,毕竟安王解决了他们最急切的衣食问题。

老皇上也没料到一切这么顺利,他兢兢业业这么多年,希望把这个国家治好,希望百姓都能吃上饭,但真正当了皇帝之后,他才知道当好一个国君是多么不易。

朝廷腐朽,几派势力相互争权,差点把他一个皇帝的权力架空,天灾频发,还有外敌虎视眈眈,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
而今,一切都终于慢慢好转了。

老皇上走在郊区的灌溉区,看着一片绿油油的果蔬地,颇有些感慨。

“安王现在在何处?怎么这么久还没来?”他今天心血来潮,到郊区看皇田,现在这些皇田都是顾君瑜打理。

“安王……可能还在忙着配营养液。”接待皇上的仆从说道,他也不敢说实话,安王派他过来伺候老皇上,这差事比让他下地做一天活还要棘手。

“这个安王!”老皇上不满地哼了一声。

身边的太监见状,知道老皇上并非真的生安王的气,就忙打圆场,给老皇上台阶下:“恭喜皇上,安王心系百姓,实乃皇上之福,百姓之福。老奴听闻安王配的营养液能让瓜果倍增,一株胡瓜能同时结上十多只,像一串儿似的。”

“你就帮他说!什么时候配不好,非要让朕在这里等。”老皇上道。

“是皇上您开明,不曾怪罪安王的不拘小节,安王才能专心一意专研稼穑。”老太监继续拍马屁。

老皇上捋了下胡须,远远看见顾君瑜扶着一女子走来,脸色略有不悦。

“父皇。”顾君瑜对老皇上打招呼。

老皇上冷哼一声,“你还想得起有我这个父皇?”

“父皇哪里话?您一直在儿臣心中。”顾君瑜笑着说。

“你们好大的面子,让朕在这风口等半天。”

顾君瑜便看向一旁的侍从,“你们怎生照料皇上的?也不知给皇上拿一件披风过来!”

那侍从叫苦不迭,赶紧去拿披风,顾君瑜接过手,给老皇上披身上,系好,“天气下凉了,父皇要爱惜身体。”

老皇上神色这才稍缓,他淡淡扫了眼跟在后面的陆沉菀,牵起顾君瑜的手,“陪朕参观一下你这里的工程进度。”

“嗯,菀菀也过来扶父皇。”顾君瑜招呼道。

陆沉菀有点意外,还是乖乖跟上来,没去看老皇上的脸色,走到皇上另一边,扶老皇上。

老皇上面色复杂,似是很别扭,但也没多说什么,在他们搀扶下一起游走在水渠旁。这水渠修得大气,渠沟宽而深,两旁是用土水泥打造的路堤。

说来这土水泥还是件神奇之物,遇水成浆,再经风吹日晒,又能凝固成块,坚如磐石,还十分光滑,下雨天也不会变泥泞。若能将之用于官道,运粮草可省不少成本。

之前顾君瑜对皇上说起水泥的用途,老皇上还将信将疑,如今见着这绵延数十丈的水渠,老皇上也不得不信了。

“阿瑜,西凉近日又在西北境频繁作乱,你可有良策?”老皇上问。

顾君瑜沉吟片刻,转而把话题给陆沉菀,“菀菀以为呢?”

老皇上皱眉,“我问的是你。”

“菀菀饱读诗书,心思细腻,是我的王妃,我也想参考一下她的想法。”顾君瑜平静回道。

老皇上这才对陆沉菀道:“那你说,朕要看看你是否当得起安王的盛赞。”

这个臭小子,对他老爹都没那么多好话,对他媳妇倒是马屁连篇!

老皇上越想越觉得心塞。

陆沉菀不卑不亢道:“西凉扰境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隐患,但我大荣这些年内耗也严重,再加上去年才发生过天灾,百姓需要休整。以菀菀拙见,宜快攻,威吓西凉,使其心存畏惧,再在西北屯兵,保住西北防线,国内休养生息,等国力强大,再一举拿下。”

老皇上听后笑了一声,“西北驻军可一直不曾少,那西凉不也一样来犯?你言之空洞,废话一篇。”

顾君瑜:“……”

陆沉菀并无恼意,“皇上所屯之兵,不过是养的一群蠹虫,并无战斗力,甚至还曾有官兵勾结西凉军,虚假作战,谋取功名和朝廷封赏之事。这样的兵马,怎能指望?”

老皇上脸色一变,“你……”

顾君瑜忙插话,“父皇息怒,菀菀不会凭空捏造,其中定有缘由。”

皇上心中其实也早有疑惑,不过那边的驻军并不是他的亲信,之前也因着种种缘由,没曾细查。如今从陆沉菀一介女流口中听到,老皇上也觉得脸上很没有光彩。

“哼!那你觉得谁又能担任击退西凉的大任?”老皇上问。

陆沉菀:“皇上并不信女流之辈,儿媳言之无用。”

老皇上被气笑,“你可知,这天下敢这么对朕说话的,坟头草都半人高了。”

陆沉菀:“儿媳明白,但儿媳不愿做那等虚与委蛇之辈。”

老皇上看向顾君瑜,气道:“你看你教的好媳妇!”

顾君瑜却笑得欢,“父皇、菀菀和阿瑜皆是一家人,家人之间本就该畅所欲言,父皇处理朝事国事便以殚精竭虑了,在我们面前就不用再去多防范,这样岂不挺好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